媒体报道

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

2021-12-10 12:21:33 admin 64

图片关键词图片关键词

脑梗死形成和脑细胞缺氧、坏死以及水肿等病理生理变化相关,而脑血液供应障碍则是上述病理生理变化发生的基础。脑细胞膜上钠钾通道为三磷酸腺苷(ATP)依赖通道,在脑血液供应障碍发生后,可导致ATP生成显著降低,导致钠钾通道关闭并出现水钠潴留。脑内储能少,对缺氧性和缺血性损害敏感性高,脑组织在完全缺血缺氧30s内可出现脑代谢障碍,在10min内可出现不可逆损伤,需及早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。本研究探讨了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,报告如下:

资料与方法

一般资料

纳入本院2016年1月~2017年6月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,患者均符合2014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。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免疫三氧血治疗组和对照组,每组45例。免疫三氧血治疗组男27例、女18例,年龄63~76岁,平均年龄(69.27±5.57)岁。对照组男25例、女20例,年龄63~75岁,平均年龄(69.73±5.18)岁。两组患者性别、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
方法

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、调脂稳定斑块、改善微循环、清除自由基、神经保护、控制血压、血糖,并积极预防坠积性肺炎、尿路感染、应激性溃疡、便秘腹胀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。免疫三氧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。使用设备为德国卡特医用三氧治疗仪,具体方法为抽取健侧肘静脉血100ml注入到专用的带抗凝剂无菌容器里,然后向容器输入已预备好的三氧混合气(三氧浓度:首次30μg/ml,次日起50μg/ml,与血量等体积),充分混合3~5min,然后把血液重新回输到体内,1次/d,治疗10d。

结果

两组治疗效果比较

经过治疗,免疫三氧血治疗组患者基本痊愈20例、显著进步10例、进步13例、无变化2例、恶化0例,总有效率为95.56%;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10例、显著进步11例、进步15例、无变化9例、恶化0例,总有效率为80.00%;免疫三氧血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、总胆固醇水平、BI比较

治疗前,免疫三氧血治疗组NIHSS评分、总胆固醇水平、BI分别为(13.48±2.50)分、(6.68±1.66)mmol/L、(32.6±16.20)分,对照组分别为(12.85±1.56)分、(6.73±1.65)mmol/L、(33.5±15.60)分,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治疗后,免疫三氧血治疗组NIHSS评分、总胆固醇水平、BI分别为(6.15±1.46)分、(3.62±0.61)mmol/L、(62.2±17.50)分,优于对照组的(8.38±2.04)分、(4.31±0.62)mmol/L、(53.6±13.40)分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两组后遗症出现情况比较

免疫三氧血治疗组有3例出现偏瘫、失语等后遗症,后遗症出现率为6.67%;对照组有10例出现偏瘫、失语等后遗症,后遗症出现率为22.22%;免疫三氧血治疗组后遗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
三氧治疗脑梗死理论总结

脑梗死病灶主要包括中心坏死区域和周围缺血半暗带,坏死区域细胞死亡无法逆转,而周围缺血半暗带则有侧枝循环存在,具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,治疗关键在于快速恢复周围缺血半暗带氧供和血供,挽救存活神经元。传统多采用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,保护脑功能和控制脑水肿等药物治疗,但效果有限。

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可改善组织缺血缺氧,诱导并激活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,改善机体氧化-抗氧化失衡。三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,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淡蓝色气体,常温下不稳定,可快速分解;采用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提升血液ATP水平,纠正缺血缺氧脑组织,促使钠钾通道恢复和正常运转,减轻水钠潴留和脑水肿;另外,三氧可促进血氧饱和度提高和血液循环改善,将红细胞代谢激活,改善组织供氧,促使细胞功能恢复,增加膜通透性和流动性,降低血浆黏稠度,预防血栓形成。三氧还可发挥强自由基清除作用,减轻自由基损伤,激活抗氧化酶,有效保护脑组织,参与脂质代谢,降低胆固醇水平。

综上所述,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,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,降低胆固醇水平,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,减少后遗症发生,值得临床推广。